這幾天,本報連續(xù)報道的“公交車上暖心傘上線一個多月,借出去的多,還回來的少”一事,讓大家比較郁悶。從4月10日首批1250把杭州公交“暖心傘”正式上線,上線一個月后,一共借出去754把,還回來的只有85把。好好的暖心傘十之八九沒了,如此懸殊的數(shù)字確實讓人有點無法接受。
29日,好消息傳來,光是27日、28日兩天,就有61把暖心傘回家了。雖然這離借出去的700多把暖心傘還有不小的距離,這但無疑是個積極的信號,是一個非常良好的開端。
很多人將責(zé)任歸結(jié)到個人素質(zhì)上,這其實并不客觀。暖心傘還不回來其實有很多情況,有些是外地人,行程比較緊張,誤了還傘的事;有一些人是忘記了,畢竟傘這種東西不是隨時帶的,忘記是常有的事;有一些人則是因為各種原因耽誤了,有一些人是嫌麻煩,有些人則不知道怎么還。當(dāng)然也不排除有人是因為貪便宜故意不還的。
而我們要做的是具體情況具體分析,針對不同的情況出臺不同的應(yīng)對辦法。比如,多從便利性上想辦法,既然很多人是因為嫌麻煩沒能及時還,那就想辦法讓事情簡單起來。如今,暖心傘架上多了一句“任意公交車歸還即可”的溫馨提醒和一個二維碼,掃一掃就能了解“暖心傘”背后“一把和100把愛心傘”的故事。這就是挺好的辦法。
所以不必灰心也要對市民保有信心,有些事情換個角度看問題,也許就能發(fā)現(xiàn)不一樣的地方,就能多一點對困難的心理準備。獻愛心也是要講方法的,方法對路事半功倍,方法不對路,就可能演變出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。我們要做的是尋找到這個辦法激發(fā)愛心呵護愛心,盡量地規(guī)避問題。對于那些主觀上不愿意還的人,也需要用勸導(dǎo)的方式讓他們明白這是為大家好。
公益事業(yè)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參與,本報和杭州公交集團、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聯(lián)合發(fā)起了杭州公交“暖心傘”公益活動是出于愛心,發(fā)現(xiàn)問題后報道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出于愛心,而市民將傘還回來也是愛心,這種事參與的人多了,就能形成聲勢,就能影響更多的人。這是個真實的游戲,只有越來越多的人自覺加入,自覺按照規(guī)則行事,才能有序運轉(zhuǎn),才能發(fā)揮出最好的社會效益,才能對社會公眾形成正面激勵。在破窗效應(yīng)中,一幢有少許破窗的建筑,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,可能引來更多的破壞者破壞更多的窗戶。同樣的,一個美好的事物會引來更多人去關(guān)心它呵護它,喚醒公民的責(zé)任意識。越來越多還回來的傘就是這種社會心理最好的佐證,這就像斑馬線前禮讓行人,不是每條斑馬線上方都有攝像頭盯著的,可隨著時間的推移,主動禮讓的人越來越多,形成習(xí)慣形成風(fēng)氣。
好事不怕多磨,正是在這樣的洗禮中,在這場愛心接力中,公民意識在成長,城市在成長,文明在成長,而這正是我們需要的社會。
獻愛心也是要講方法的,方法對路事半功倍,方法不對路,就可能演變出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。